今年以來,海原縣立足人口流動和學齡人口變化趨勢,科學規劃教育資源布局,扎實推進中小學幼兒園調整優化工作,有效緩解城區學位緊張問題,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。截至目前,全縣已調減學校58所,新增學位4860個,年節約教育投入2301萬元,教育資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。
為適應城鎮化進程和生源變化,海原縣穩步推進學校布局優化工作。今年初,全縣確定調減學校58所,其中26所長期無生源的學校已撤銷,剩余32所小規模學校完成撤并。在撤并過程中,充分尊重學生及家長意愿,160名學生被妥善安置至縣城小學、中心小學或相鄰村小;31名教師根據個人意愿調配至縣城或鄉鎮中心學校,確保師資力量合理流動。
同時,為滿足城區就學需求,海原縣優化調增4所學校,包括海興二中、海原九小、海原七幼和海原八幼,均已全面完工,預計新增學位4860個,極大緩解城區學位緊張問題,讓更多孩子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。
海原縣高度重視隨遷子女教育問題,嚴格落實“兩為主、兩納入、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”的入學政策。目前,《海原縣2025年關于保障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入學的實施方案》正在制定,確保隨遷子女100%進入公辦學校就讀,并與城區學生享受同等待遇,切實保障教育公平。
為破解農村教育資源分散、教師“超編與缺人”矛盾,海原縣深入推進“縣管校聘”改革,對373名教師進行科學分流,并妥善安置21名近三年退休教師,進一步激發教師隊伍活力。同時,以“縣區一體化”為導向,構建“1(海興開發區)+1(縣城)+17(鄉鎮中心校)”的區域教育布局,優化教育體系架構,實現資源高效整合。據統計,通過布局調整,全縣年節約生均經費、運行成本等教育投入達2301萬元。
為確保學校布局調整平穩有序,海原縣制定2025—2030年分時段調整計劃,綜合考慮地質災害隱患、生源變化等因素,科學推進學校撤并工作。針對地形復雜鄉鎮的學生,優先安排校內寄宿,并配備生活指導老師;對需要接送的學生,采取家長接送與公交接送相結合的方式,地勢平坦鄉鎮則優化公交路線,為低收入家庭學生提供交通補貼,全方位保障學生上下學安全。
在優化布局的同時,海原縣加強保留學校的標準化建設,通過教師交流輪崗、組團幫扶、教學共同體等方式,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。依托信息化手段,進一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,完善集團化辦學機制,提升整體教育質量。
此外,海原縣積極落實保障性住房政策,為小學陪讀家長提供公租房,并聯動多部門提供就業信息,解決家長后顧之憂。對于閑置校舍,通過教育再利用、公益開發或租賃等方式盤活資源,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。“我們將持續深化教育資源優化布局,推動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,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。”海原縣教育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(記者 段春)
寧公網安備 64010402000731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