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廳聯合教育廳、農業農村廳、衛生健康委共同制定《自治區校園食品安全“綜合監管一件事”實施細則(試行)》,通過明確檢查事項、細化合規指引、健全聯動機制,為進一步規范學校食堂食品經營行為提供了制度保障的操作指南。
實施細則系統梳理了校園食品安全監管的各個環節,建立起涵蓋食品經營許可、人員健康管理、原料控制、食品添加劑使用、餐飲具清洗消毒等17個檢查項的校園食品安全“綜合監管一件事”事項清單,進一步厘清了各部門的職責與監管內容,確保實現“一張清單管到底”。同時,針對這17個檢查項,細則細化了4個部門共同遵循的63條聯合檢查要點,力求實現風險防控無死角,推動綜合監管朝著清單化、標準化的方向穩步邁進。
在指導與操作層面,實施細則著力推動監管的精細化與智能化。通過制定“一業一冊”告知制度、“一業一單”檢查清單和“一業一查”監管手冊,明確了從建筑選址、管理制度到食品安全應急處置、反餐飲浪費等10個方面共52條具體合規經營指南。
為確保監管合力與長效性,細則著力構建協同化、長效化的綜合監管機制。依托“互聯網+監管”平臺,促進各部門間數據共享與線索互推,并健全行刑銜接、行紀銜接與社會共治機制,對涉嫌犯罪或違紀的線索依法移送公安機關和紀檢監察部門。全面推行“一次檢查、全面體檢”模式,實現“進一次門、查多項事”,并通過建立“計劃—響應—檢查—處置”的閉環機制,逐步構建起“部門協同、技術賦能、社會參與”的校園食品安全長效治理格局。
今年以來,我區各地已聯合教育、衛生健康等部門開展多輪次聯合檢查和業務培訓,共查辦校園食品安全案件91件,罰沒款34.6萬元,組織培訓90期,覆蓋學校食堂負責人及從業人員9340人次。(記者 陶濤)